首页 >  医院要闻 >  正文

附属北碚医院开展北碚区首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成功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近期,附属北碚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下,成功为一名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实施了北碚区首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心血管内科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为区域内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提供了“不开胸、创伤小、恢复快”的全新治疗选择,为因年龄、体质或其他健康问题而无法承受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患者为75岁女性,1月余来活动后反复出现心悸、胸闷、气促、乏力,起初上楼、爬坡时症状明显,后发展为平路行走即症状明显,甚至头昏、晕厥等。反复多次后,患者来到附属北碚医院心血管内科求诊。经超声检查提示患者严重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已经进展为重度,只有解决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她心脏功能衰竭的问题。

了解到患者病情后,心血管内科联合多学科专家会诊,考虑到患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有置换瓣膜的手术指征。传统外科手术治疗需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建立体外循环,开胸切除病变瓣膜,用人工瓣膜进行替代,创伤较大,加之患者高龄、心功能较差,手术风险高。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团队决定应用介入治疗方法“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为患者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手术当天,在心血管专家陈国柱副院长带领下,心血管内科徐中林主任团队、介入外科郭伟副主任共同开展手术,手术由麻醉科、超声科等团队全程护航。虽然TAVR手术微创损伤小,但术中患者的血压、心率瞬息万变,患者小瓣环、小心腔、主动脉瓣叶增厚、延长致使冠脉闭塞风险高等情况,加大了手术难度。手术团队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新植入的瓣膜完全替代了原先受损的主动脉瓣,恢复瓣膜功能,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或晕厥等症状,现已顺利出院。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区域内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高难度手术的空白,为存在外科手术禁忌症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带来了治愈希望,未来,医院心血管内科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蔡雨齐 李艳玲